新华网重庆频道
时间: 2024-09-18 来源:消防监测
新华网重庆10月10日电(陈雨)戴着黑框眼镜,说话斯文有礼,他符合大多数人对理工技术男的想象。不过,千万别只把他当成“技术宅”,面对电脑,从海量的信息中捕捉破案线索,在无数电子检材中固定证据,与犯罪分子隔空较量,才是他的工作日常。
他叫王李平,重庆市大渡口区公安分局科技信息化科民警。硕士毕业的他,勤奋好学,为了更好地服务公安工作,在职期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并取得博士学位。从警十余年,王李平协助侦破各类案件上百起,多次被抽调参与市公安局重要专案。因理论扎实、专业过硬、善于创新,还被吸纳为重庆市公安局电子数据取证专家库和技术序列评审专家库成员。
“您已进入危险水域,严禁下水游泳玩耍,请立即离开!”如今,在大渡口区很多河流岸边,都能听到这样的广播提示。这个“会喊话”的设备叫做“溺水预警系统”,由王李平牵头研发。
王李平介绍,这个系统基于特定大数据算法,将水域划分为安全、较危险、危险三个区块,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划分。系统能自动识别进入红色水域的人员,实现隔空喊话和联动报警,从而预防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大渡口有不少水域,如何利用警务科技减少溺水事故发生,一直是分局的重要工作之一。”王李平说。为此,王李平主动请教高校、企业的专家, 经过大量的数据采集、建模测试、算法调整、应用实验,自主研发了“溺水预警系统”。
来自大渡口公安分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仅今年暑假,该系统就累计发布预警243人次,联动“红旭”水上救援队救助落水市民28人,长江大渡口江段未发生一起溺水亡人事故。
王李平在江边检查“溺水预警系统”运作情况。新华网发
近年来,随着城市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和人口流动加速,独居空巢老人数量逐年攀升。为更好地守护空巢老人,王李平开启了“空巢守护系统”的研发。
依托该系统,大渡口公安分局与街镇、社区合作建立了空巢老人数据库。在征得市民同意的前提下,大渡口公安分局在空巢老人的日常活动区域搭设了前端感知系统,掌握这些老人的活动规律及出行路线。如果老人连续数日未外出活动或者长时间外出未返回,平台将自动“吹哨”,提示民警及社区工作人员及时上门了解情况,并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帮扶。
“上周六感冒,在家待着两天没有下楼,没想到周日晚上派出所民警就过来看我了,这套智能守护系统就像给我们站岗的哨兵。”81岁的独居老人李爷爷对着识别探头竖起大拇指。
目前,这套“空巢守护系统”已在古渡春色、蓝沁苑等多个小区试点应用超过2个月,累计实现有效帮扶16人次。
王李平说,接下来,他将和小组成员一起逐步优化系统,扩大覆盖,努力实现空巢老人等有困难时民警就能第一时间听到“哨音”,快速反应,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帮急事、解难事。
去年4月,跳磴镇发生一起电缆盗窃案,办案民警多次到现场进行勘察,均未发现有效线索。此时,作为案件技术支撑人员的王李平提出了一个另类的办案思路:“购物网站对消费的人的购物特征做多元化的分析进而画像并推送商品、新闻网站对订阅者的阅读偏好做多元化的分析进而画像并推送新闻,我们也可以依托目前掌握的信息对嫌疑犯进行画像帮助破案”。于是,王李平连夜搭建出了一个数学模型,在上万条信息中分析出嫌疑人的特征,最终锁定了唐某等三名嫌疑犯,将其一举抓获。
既然能够在案发后对嫌疑犯进行画像,那么也可以在案发前对易受害人群、易受害区域进行画像,从而加强防范,降低发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王李平以目前最高发的诈骗案为研究对象,对各类诈骗案的易受害群体进行画像。
“杀猪盘诈骗”的受害群体主要是“单身”“年龄30-50岁”“有长期稳定收入”“大专以上学历”等,“刷单诈骗”的受害群体主要是“女性”“8090后”“高校学生”“无固定收入”等……根据众多受害人的行为特征,王李平建立了各类高发诈骗案件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进行精准筛选。符合模型的易受骗者,大渡口反诈中心会通过发送短信息、社区民警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在他们耳边吹哨提醒。目前,“数据画像系统”已经在打击破案、治安防范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年以来大渡口区电诈案件发案同比大幅下降。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对大渡口的区域案发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数据画像,对潜在的犯罪行为进行预测,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降低犯罪行为发生的概率,让老百姓更有安全感。”王李平说。
- 上一篇: 电子地图实时监测积水遇“水浸街”可及时报警
- 下一篇: 智能筛查 精准识别 检漏降损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