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施“粮”策 打好粮食出产“首场硬仗”
南充:施“粮”策 打好粮食出产“首场硬仗”
南充:施“粮”策 打好粮食出产“首场硬仗”
点击搜索

南充:施“粮”策 打好粮食出产“首场硬仗”

时间: 2025-03-21 来源:水浸监测

  近来,仪陇县双胜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无人机起起落落,对千余亩麦田进行“一喷三防”作业。业主郑勇旗调查着幼苗的长势,“本年我这片小麦的亩产至少也有800斤。”

  自傲何来?郑勇旗说,为了更好的进步单产,本季小麦栽培前,自己专门上了“补习班”,“播种的时分,就用上了刚学来的浅旋抗湿精量播种法,削减种子糟蹋,下降田间湿害。”他指着长势均匀的幼苗说,“你看这个苗,根好粗大健壮。”

  打好粮食出产“首场硬仗”,南充多措并重抓实春耕根底。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南充市春耕出产暨粮油工业建圈强链建造现场推进会上,不少新技能、好办法向全市推行。南充市农业乡村局相关担任的人介绍,本年,全市将精密抓好田间办理、严把农时播种育苗、全面加强服务保证。

  “机耕道的规范宽度够不够?来量一下。”“耕耘层的有用土层厚度合格没有?也得查看一下。”3月12日上午,蓬安县罗家镇泥巴寺村高规范农田项目建造现场,县农业乡村服务中心副主任章峰刚刚赶到,就拿着卷尺“查看作业”。

  这片区域本来是散乱散布的“巴掌田”、撂荒地,预备建成2596亩高规范农田。土地调形现在已基本完结,正在进行根底设施建造。对照章峰手机中的旧照,调整后的田块改变不小,本来零散的田块已被整理成摆放有序的“翡翠方阵”。

  这场田块“变形记”事关周边大众的口粮,章峰“查看作业”时也分外细心,“工期抓得紧,一天一个样,质量也得保证,这样最快3月底就能播种了。”

  高规范农田能给粮食出产带来多大改变?章峰报出一个数据:改造后亩均粮食产值能进步超100斤。也便是说,泥巴寺村的这2596亩高规范农田,改造后将完结每年粮食增产26万余斤。

  开年以来,蓬安县高规范农田建造速度“拉满”。该县全年方案完结新建高规范农田19万亩,基本完结全国整区域推进高规范农田试点建造使命。

  “变形”也在南充全域进行。2025年,南充全市方案建造(含新建和改造进步)高规范农田40万亩以上。“南充归于丘陵地带,受地势影响,部分地步零散散乱、播种不方便。建造高规范农田,既能大大的进步土壤肥力,又能推进农机使用,带动粮食增产。”南充市农业乡村局相关担任的人介绍,计算多个方面数据显现,高规范农田建成投用后,将助力大众完结亩均增收约300元。

  “买玉米种子?我引荐‘成单716’‘正红325’。”在南充市顺庆区川北农资商场,栽培户曾正海走进一间农资店挑选种子,农资经销商郭小玉热心引荐。一番问询后,曾正海决议挑选具有适应性广、产值高、抗性较强等特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成单716”。

  跟着全市增产扩面和高规范农田建造的推进,南充农资产品销量也比年攀升。据了解,仅川北农资商场一地就备有100多万斤种子,以供给市辖三区的春耕出产所需。“本年我预备了1万多斤种子,玉米、水稻、花生、辣椒都有,现在看仍是少了。”郭小玉说。

  农机方面,南充各地储藏的超8万台农用机械已连续完结保养检修,投入春耕出产;上一年以来全市各地训练的4000余名农机手也将迎来本年的初次“实操”。“这些学员上一年都经过了农机故障诊断与扫除、联合收割机场所驾驭、拖拉机场所驾驭等项意图考试,将为春耕出产供给技能支撑。”南充市农业技能推行站副站长罗友明介绍。

  农资农机到位,更需求农技打好协作。“最近气候回暖,但仍是要防范倒春寒,温度一降就要影响发芽,准确操控环境条件是穴盘育苗技能的要害。”近来,在南充市嘉陵区双桂镇四川凸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育苗大棚内,农技专家肖立辅导工人育苗作业。该公司当时培养的7万余株南瓜、冬瓜等蔬菜苗,估计3月底就可以移栽。

  罗友明表明,南充本年将聚集首要粮油作物精量机播,连续展开丘区高产技能探究田间试验,强化田间辅导、推行高效栽培技能,保证小麦、玉米、大豆等要害农作物稳产增产。

  一排排立体循环智能育禾苗床规整摆放,一株株禾苗有条有理地“站”在苗床里。在苗床轴轮的带动下,禾苗匀速上下移动,均匀承受光照和水雾……在仪陇县四川德懋农发集团育苗中心,1.5万亩水稻的育苗订单正在有序出产。中心担任人王峻峰介绍,估计本月底前,育苗规划将满意3万亩水稻的栽培需求。

  在西充县,130台(套)机械设备连续经过县农业乡村局打造的“西充农服”微信小程序,接入智能终端监测定位体系。“本年春耕起,农机的作业状况、作业轨道、作业质量、作业面积等信息,都将会聚‘云端’,完结高效调度。”西充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陈志川介绍,下一步,该县还将对农资供给、播种防收、产加销等内容做整合,经过才智渠道赋能社会化服务。

  以才智育苗、全流程云调度为根底,本年南充将结合丘区实践,加大才智农业推行力度。

  罗友明举例说,与传统的育苗方法比较,智能育秧能使种子的成苗时刻缩短7至10天,种苗成活率进步至95%,“最明显的优势便是苗壮规整、产值进步,能为农户下降至少三成的出产所带来的本钱。”

  “这些办法,底子意图仍是要走好粮食增产路,不断改进耕耘条件、进步土地产出才能、进步栽培和办理技能等,以进步单产。”南充市农业乡村局相关担任这个的人说,春耕是全年粮食出产“首场硬仗”,南充将从育秧阶段起,主攻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五良交融”,以科技到田推进大面积单产进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浩煊)

  人民日报社概略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协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维护联络咱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