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数字化赋能食品生产企业智慧监管
福建漳州数字化赋能食品生产企业智慧监管
福建漳州数字化赋能食品生产企业智慧监管
点击搜索

福建漳州数字化赋能食品生产企业智慧监管

时间: 2025-01-21 来源:温湿度监测

  关键环节监控全覆盖,车间温湿度实时感知,添加剂使用信息一目了然……近日,福建省漳州市80家重点产品类别的食品生产企业,实现了工厂时时可监控、处处是“阳光”。

  这得益于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创新监督管理模式。针对食品安全“两超一非”和“源性成分”等监管难点重点,该局对固体饮料、肉制品、果冻、代用茶等重点产品类别生产公司进行可视化系统模块改造,增设食品添加剂智能物联秤和温湿度在线监测,通过数智化手段,深化重点类别生产企业“阳光工厂”建设,持续推动“数字阳光坊”建设,让我们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无论我人在哪里,只要点开手机App,就能够最终靠视频监控实时查看生产区的环境和工作人员的操作等情况。”该市芗城区某肉制品加工公司负责人点开手机上的“重点产品企业端”应用,进入监控画面,只见车间内环境整洁干净,操作人员按规范穿着工作服、佩戴着帽子手套在工作。

  这些画面分别来自安装在企业内生肉处理区、存放添加剂和辅料的库房及配料室的视频监控。被安装在生肉处理区的温湿度监测仪,灵敏地监测着环境中微小的变化。这些画面和数据被实时传输到监管平台,实现生产工艺流程的“可视化”。

  “可视化”监管信息在市局、县局、基层所三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实时共享。通过漳州市一品一码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和管端的App,监管部门可以每时每刻查看监控情况与车间温湿度,做到远程监控关键环节全覆盖,实现重点类别食品生产处处“阳光”。

  “我们做肉制品加工,会在符合相关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一些用来防腐、固色和增香的添加剂。”芗城区某肉制品加工厂生产负责人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从添加剂存放柜中拿出一袋乙基麦芽酚,用配料间内安装的智能物联秤称取规定用量。这时,一条添加剂使用信息就被实时记录并自动上传至监管平台。通过智能物联秤自动识别、自动领用登记和自动数据上传功能,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

  “芗城区某面制品厂操作人员没穿工作服”“漳州某食品有限公司湿度异常”……一条条AI预警提示被发送到芗城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管股工作人员的管端平台。在80家“阳光工厂”和301家“阳光小作坊”内装有监控的区域,未戴口罩头套、未规范穿戴工作服等任何不规范行为,都会被AI自动识别抓拍,形成记录上传至系统平台,并向企业和监管方发出预警。当生产加工环境温湿度数据异常时也会立刻被监测到,生成记录上传并发出预警。

  过去,生产操作是否规范、添加剂使用是不是合乎法律合规等食品生产安全情况需要执法人员前往企业组织日常监督检查。监管业态广、主体多,监管人员有限,给基层监管带来较大挑战。随着漳州市一品一码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的升级和“阳光工厂”的引入,现在通过“重点食品类别”和“阳光小作坊”企业端和监管端数据接口,能轻松实现企业线上自查、监管人员线上巡查和远程监管,及时查看预警信息和监管数据,提高监管效率。目前,该监管平台已发送温湿度预警信息341条,AI违规抓拍预警信息648条;记录食品添加剂原料信息20741条、采购信息151750条、库存信息104546条;企业和作坊自查自纠信息1347条。

  “对AI抓拍结果、物联传感预警信息等风险隐患,我们会督促企业立即启动排查,尽快完成问题整改,并在线提交整改完成情况。”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科负责人说。相关企业负责人也都表示,食品生产的关键环节监控和AI违规抓拍,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监管,防范风险,同时也督促企业时刻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